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再来读一读《信仰的味道》,我们会有更多启发。其一,信仰之旗必须时时高扬。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,共产党人尤其需要。这种精神是什么?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、对人民的信仰,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站在这个高度,才能做到“不忘初衷、坚定信念”,才能做到“与党和人民同呼吸、与时代共进步”。正如《信仰的味道》一文,通过毛泽东、孙中山、裘古怀、恽代英、陈望道等人的言与行,把信仰之旗高高举起,引领着方向、凝聚着力量。其二,主流媒体必须勇于发声。 在纷繁复杂的舆论中,主流媒体不去引领谁去引领?主流媒体不发声谁来发声?这既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导向。正如人民日报、新湘评论等媒体及时刊发《信仰的味道》一类文章,党和政府主办的各级各类媒体必须“体现党的意志、反映党的主张,维护党中央权威、维护党的团结,做到爱党、护党、为党”,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做“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、时代风云的记录者、社会进步的推动者、公平正义的守望者”,如此才能在整个社会唱响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。其三,表达方式必须不断创新。 讲信仰,不能光喊口号,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事例,必须要有令人信服的事实,必须要讲好故事,信仰才能被信仰。孙中山的“朴素信仰”,裘古怀的“无私信仰”,毛泽东的“赶考”,《时代》的“认错”……《信仰的味道》在起承转合间、在感人故事里,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,把握好时、度、效”,要“创新理念、内容、体裁、形式、方法、手段、业态、体制、机制,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”,真正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